喜丧有哪些忌讳,喜丧讲究哪些什么( 三 )


六、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 , 春节门前忌贴红对联
过年贴红对联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习俗 。 但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 , 第一年春节 , 门前是忌讳贴红对联的 。
1939年的老人去世了,出殡的时候有什么忌讳? 禁忌:
1、参加丧礼必须心怀正念 , 不乱想、乱说、乱看 , 如对著死者照片说这女生好漂亮 , 真可惜......的话 。
2、死者为大 , 不要在典礼中说话、表现不庄重 。
3、在殡仪馆里 , 不乱看其他灵堂 。
4、注意穿著 , 不穿花花绿绿或鲜艳衣服参加!

5、参加丧礼态度必须正经 , 不嘻皮笑脸!
6、包奠仪(白包)一定单数 , 如1100、2100... 。
7、离开时切忌向家眷说再见 , 一起相约去葬礼的朋友也不要互相道别 , 台湾民间传说这样不吉利 ,
像是很快又会有相同的事情发生 。

8、要说去洗手间或厕所 , 不可说去化妆间(室) , 因化妆室是帮往生者化妆的地方 。

【喜丧有哪些忌讳,喜丧讲究哪些什么】9、参加丧礼可随身带红包 , 袋里装些米跟盐 , 米跟盐有除煞功用 , 也可带艾草避邪 , 后在回家途中丢到河边或路边 。
10、参加丧礼后先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再回家 , 避免把不好的东西带回!
11、丧礼中所拿毛巾回家后要先用水洗过并晒过太阳再使用 。

12、回家进门前用艾草、芙蓉泡水擦拭全身 。

13、孕妇避免参加丧礼 , 如不得已须在腰部绑上红布 , 避免煞到婴儿 。
14、迟到是大忌 。
15、忌不封闭手机 。 要把手机调静音 。
16、参与完后忌直接回家 。
17、身体虚弱者不宜参与葬礼 。
扩展资料:
汉族葬礼说的是一种丧葬礼俗 , 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之前的 , 记述下来 , 目的是让后人知晓 , 我们的祖先原来是这样“打落”(打发)死人的 。 过去民间习俗认为 , 凡享有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 , 都算寿终 , 称之为“喜丧” ,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 。
到了近现代 , 七八十岁才算寿终 ,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 ,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 今天的人们认为80岁以上才算是寿终正寝 。 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 , 家人早有准备 , 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 , 称为“送终” 。 当地有“人死时 , 子女谁守在身边送了终 , 谁才是真儿女”的说法 , 显然是“百善孝为先”的孝悌文化的俗化 。
(资料来源:)

喜丧禁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 , 认为生死为大 , 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出生以及死亡都是人生命当中最为重要的两件事情 。 因此用于死去的死者来讲 , 中国人讲究一定要对死者心怀尊敬之心 。 所以说在办理丧事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忌讳 。 这些忌讳遍布方方面面 , 从服饰到所使用的物品 , 以及所举办的形式都有所涉及 。
在服饰这一方面 , 对于死者以及来出席丧葬的出席者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逝者来讲 , 中国人将逝者死去所穿的衣服称之为寿衣 。 在寿衣文化上有着很多的讲究 , 从数量上到寿衣的材质上都分别有着不同的要求 。 在数量这一方面 , 一般寿衣的数量一定要选择5、7、9这样的单数 。 其次在寿衣的材质上也有很大的讲究 。 在寿衣的材质上 , 一般来讲非常忌讳寿衣采用缎子的材质 。 因为中国人认为缎子的谐音其实就是断子 , 也就意味着 , 这样的做法会影响这一家之后的香火问题 。
另一方面就是参加丧葬人员的服饰 , 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 但是出于对于死者的尊重人们在出席丧葬的时候都会选择穿颜色较为深沉的衣服 。 因为丧葬在中国人眼中是一件比较沉痛的事情 , 它不同于人们所举办的喜事 , 可以穿一些较为热闹的颜色 , 例如说红色 。 所以在丧葬场合之上 , 人们通常以黑色作为主体颜色 。

推荐阅读